随着存量房时代的到来专业配资股票公司,我国城市中大量老旧小区需要维修改善。近期,住建部相关领导公开指出,要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作为住建部提出的三项核心制度之一,房屋保险制度的探索与建立受到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省市开始探索推进化解房屋安全风险的制度与模式建立。
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服务专家谢良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屋保险制度的核心在于将住房作为养老资产进行长期规划与管理,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或保险机制,为房屋的全生命周期维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居民住房安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地已有相关保单签发
公开资料显示,房屋保险是对房屋整体楼壳的日常体检检测,包括发生外墙脱落、倒塌引发的相关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做出的保障房屋安全的保险安排。
记者注意到,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完善房屋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研究建立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质量保险等制度。”
自去年起,住建部也多次就房屋安全问题提出开展保险相关试点。例如2023年3月,《关于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的通知》指出,各地要积极探索创新房屋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开展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质量保险试点,总结创新经验做法,健全房屋安全管理制度,加快出台地方性法规。
需要注意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房屋保险制度探索,一些地区已形成了初步的经验。浙江、山东、重庆、湖南、福建等已有房屋保险保单签发。
公开资料显示,已有城市试行“财政补贴+个人出资”购买房屋保险模式,推出针对40年以上房龄的危旧房“危房保险+动态监测”项目,该项目3年为一期,其中一社区每户每年保险费15.60元,除去区财政奖补30%,房屋产权人一次性支付32.76元。
今年3月,广州市住建局印发了《广州市城镇房屋安全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明确2024年3月—2025年9月,各单位按照试点方案有序开展工作,督促和推进试点工作。2025年9月—2025年12月,达到房屋安全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全市范围内稳步推进。
为便于操作,广州将采取分期投保的方式,保险周期至少1年,到期后可续保,鼓励保险公司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重庆首份“房屋安全保险”保单完成理赔,这份保单由公房管理处为其所管理的36万平方米公有房屋向保险公司投保,保单由保险公司提供一揽子安全保险保障,主要为房屋倒塌以及由其产生的房屋损失和居民人身伤亡进行保障,为房屋外墙脱落、房屋火灾、高空坠物等公共安全事故提供救助保障。上述保险同时创新引入了事前、事中风险事故预防,建立了“体检+保险+监测+服务”的房屋安全管理联动机制。
湖南省副省长蒋涤非在近期就公开表示,“推动形成一套覆盖房屋全生命周期,集预防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于一体的房屋安全管理体系”,是提升我国住房监管能力、完善房屋安全管理制度、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与传统房屋保险产品各有侧重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我国运行的与房屋相关的保险,主要由商业类和政策类构成。
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提出,扩展巨灾保险责任,以城乡居民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为保障对象,保险责任在现有的破坏性地震的基础上,扩展增加台风、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同时,提升基本保险金额,将城镇居民住宅每户5万元、农村居民住宅每户2万元,分别提升至10万元、4万元。
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显示,2024年上半年,因自然灾害导致倒塌房屋2.3万间,损坏房屋27.9万间。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在应对重大地震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业保险方面,2021年以来,各地陆续推出了城市定制普惠型家庭财产综合保险(以下简称“普惠型家财险”),这类保险具有保障全面、价格实惠、服务性强等特征,项目多采用“保险+服务”创新产品模式,并以“共保体”模式承保。截至目前,全国有20多款产品上线,例如,“贡家保”“沪家保”“京城好房保”等。
全国规模最大的普惠型家财险——“沪家保”运行一周年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28日,已共为37.2万多户上海居民提供4200多次理赔和增值服务、1.6万多次客户咨询,以及超2490亿元的风险保障。
那么家庭财产保险与正在试点的房屋保险制度有何区别?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副院长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屋保险的保障内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结构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的损失,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家庭财产保险更注重室内财产(如家具、家电、装修等)的安全。
“此外,两者在保险标的面临的风险、赔偿处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房屋保险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房屋结构损失,而家庭财产保险则还需考虑盗抢、水管爆裂等风险。”袁帅表示。
一位建筑工程保险专家也对记者表示,房屋保险的保障内容主要针对房屋建筑结构及其附属设施,如房屋倒塌、消防安全事故、玻璃幕墙、外墙脱落等造成的损失,以及人员临时安置费用和人员伤亡补偿。
探索“政府+市场”多元化运行模式
推行房屋保险制度,关键的问题是“保费由谁出”?
目前,有的试点城市对于既有房屋中的公共建筑,例如学校、医院、房屋类文物、直管公房等,保险费用由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承担。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许飞琼公开表示,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保险机制来分散与转嫁风险的惯常做法,将房屋保险作为财产保险业务的重要方向加以开拓。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或法律引导或强制城乡居民投保房屋保险,使房屋保险成为居民消费的“必需品”。
袁帅对记者表示,在一些政策性的房屋保险项目中,政府可能会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减轻投保人的经济负担,特别是针对农村住房保险等特定领域。此外,随着房屋保险市场的发展,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如引入社会资本、利用金融工具等。
蒋涤非公开称,建立房屋保险制度,要以政策性保险为基础、以商业性保险为补充,委托保险机构参与工程项目监理,使用维修资金增值收益来为对应的既有房屋购买保险,减轻政府救济压力。
对于运行模式,有专家认为,未来房屋保险有望发展为政商合作的机制,政府负责制定行业标准与监管框架,商业保险公司专注于产品创新与服务
袁帅进一步对记者表示,未来运行模式可能呈现多元化特点,既有完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有政府主导或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未来应致力于将房屋保险制度持续优化,包括但不限于明确保险责任范围、精算保费计算模型、强化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以及深化公众的保险意识培育等。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与保险公司可以协同探索多元化的运行模式专业配资股票公司,以满足不同地域与群体的差异化保险需求。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在线配资观点